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西铁院学子的“返家乡”社会实践,瞧瞧那些精彩瞬间。
周佳伟
院系班级:交通运输学院铁路物流2403班
实践项目:政务实践
实践感悟:寒假期间,我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马村参与高龄认证社会实践。马村老年人口比例高,高龄认证工作紧迫。我与村委会沟通后,协助开展信息采集、资料整理,帮助行动不便老人填表及线上认证。
实践中,部分老人对现代科技陌生,我们耐心指导;且因农村信息传播局限,需加强政策宣传。此次实践让我体会到服务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性,锻炼了沟通与解决问题能力。我认识到大学生应服务社会,未来类似服务要重调研、了解需求,加强与政府、社区合作。这次经历增长我见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励我继续关注社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刘一璇
院系班级:交通运输学院铁路物流管理2403班
实践项目:社区寒假课堂
实践感悟:参与陕西省韩城市新城街道盘河路社区寒假课堂志愿实践,是我难忘的经历。在此次实践中,我体会到教育的力量,看到孩子们因解题、创作而展现的喜悦与自豪,深感教育能传授知识、激发潜能、培养兴趣和自信。同时,实践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志愿者,为社区孩子提供帮助,让我意识到自身价值,激励我未来更积极参与公益。此外,这次实践还让我学会团队合作与沟通,与其他志愿者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总之,这次实践让我更热爱教育事业,珍惜与孩子相处时光,它将成为我人生宝贵回忆,激励我前行。
安思雨
院系班级:电子信息学院城轨通号2401班
实践项目:“招生宣传”专项实践活动
实践感悟:很荣幸这个假期能以“摆渡人”的身份回到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郊中学,我的母校宣传我的大学—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对西铁院有很大的兴趣,向我们咨询了很多专业问题,我们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西铁院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宣讲中,我们播放了学校的招生视频,让学弟学妹们提前领略大学魅力,为求学之路增添信心。并通过竞赛奖项展示,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电子信息学院专业前景,为学弟学妹们点亮未来方向,激发他们对大学专业的浓厚兴趣。
这次活动不只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成长的启发。通过此次回访母校招生宣传活动,西铁院与陕鼓中学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与合作,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同时,也让更多的高中学生了解了西铁院,激发了他们报考的热情和积极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优秀学子从高中母校迈向西铁院,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李柱萱
院系班级:电子信息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2402班
实践项目:“招生宣传”专项实践活动
实践感悟:参与返乡宣传的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且意义非凡的经历。回到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陕鼓中学,面对亲切的母校,我怀着热忱开启宣传之旅。
在准备阶段,我精心梳理大学的特色与优势,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出去。宣传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还从大家的反馈中收获了新的思考。看到家乡的学子们眼中对大学的向往,我深感责任重大。这次实践,让我为家乡与大学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也让自己在奉献中成长,更坚定了服务家乡、传递知识的决心。与学弟展开更详细的交流,了解我校专业以及就业方向,学弟也是很有兴趣报考我校。
刘容钰
院系班级:牵引动力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驾驶与维修)2302班
实践项目:图书馆志愿服务
实践感悟:2025年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积极向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图书馆报道,迫切想要投身到社会实践服务的相关工作中去。
作为一名图书馆的志愿者,我有幸亲身体验了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我肩负着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整理图书,对书架进行清洁和维护,帮助读者查找所需书籍,引导读者正确使用读书设施,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各类阅读活动等重要职责。
回想起这段社会实践经历,这使我对志愿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难能可贵的是我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这段经历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每个人的贡献和付出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志愿者队伍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与人沟通和团队合作的技巧,这些也对我在今后的人际关系处理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志勇
院系班级:牵引动力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2304班
实践项目:政务实践
实践感悟:我在山西省原平市瑞邦地景社区的七天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易之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付出和奉献所带来的幸福。我不仅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了劳动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也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干净美观的居住环境,整洁的服务场所和基础的安全教育,实现了个人价值。我为能够为社区做出贡献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励自己在未来继续投身于这样有意义的志愿者活动中。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学习了如何组织和策划活动,也感受到了社区工作者的勤劳艰辛和无私奉献。这次实践锻炼了我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培养细心,磨炼耐心,我还通过参与活动锻炼了统筹多任务的能力。这次经历不仅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让我深切体会到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愉悦。我领悟到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奉献一点微薄之力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同时明白了服务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唯有在真正的社区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我得到锻炼,才能使自我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人。
任雯暄
院系班级: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2401班
实践项目:“向社区报到”专项实践活动
实践感悟: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参加了“向社区报到”专项实践活动。我回到家乡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老城街道办事处大北街社区,参与宣传“守卫蓝天,禁燃禁售烟花爆竹”活动,主要任务是向社区居民宣传活动内容及其意义。
活动过程中,我和组员在社区出入口、活动广场以及居民楼附近开展宣传,并邀请居民在倡议书上签字。遇到不理解禁燃政策的居民,我们会详细解释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和安全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禁燃政策的接受度。
在此次活动与居民沟通的过程中,我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得到了很大提升,组织能力以及冷静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并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捧捧
院系班级:机电工程学院铁道车辆技术2403班
实践项目:“向社区报到”专项实践活动
实践感悟:寒假期间,我参与了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百花社区在平湖银泰百货举办的年货节志愿者活动。每日下午13:00,我都会准时抵达银泰百货户外市集。这段时间,市集已逐渐热闹起来。
我的工作内容包括在“福”字摊位组织回馈顾客的小活动、维持现场秩序,以及活动结束后的卫生打扫。这些任务看似轻松,实则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起初,面对陌生顾客,我因羞涩而不敢主动交流,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随着工作的推进,顾客们满怀期待的眼神感染了我,我迅速融入其中,将内心的局促抛诸脑后。在协助维持秩序时,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一度有些茫然。好在工作人员及时给予指导,让我迅速进入状态。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更让我深切领悟到奉献带来的快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温暖与成长。未来,我期待能有更多机会投身此类活动,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一份力。
聂屹攀
院系班级:电气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2402班
实践项目:“向社区报到”专项实践
实践感悟:乙巳蛇年前夕,我报名参加了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举办的“挥毫泼墨庆盛世,欢天喜地过新年”主题活动。活动现场,书法老师们纷纷挥毫泼墨,展示出各自独特的书法风格,那刚劲有力的“福”字,或潇洒飘逸,或端庄厚重,一笔一划间尽显中华书法的魅力。在书法老师的带动和指导下,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们也纷纷拿起毛笔,蘸满墨汁,认真书写春联。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在他们笔下诞生,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春联、福字书写完毕后,我和其他志愿者们手捧着精心准备的对联和福字,满怀热情地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每当我们敲响一户人家的门,送上对联和祝福,都能收获居民们最真挚的笑脸和感谢。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好。
这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感受到了社区邻里之间的和谐与友爱。在忙碌的志愿工作中,我与志愿者伙伴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相互支持、鼓励,共同为社区的和谐美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曹鑫源
院系班级:电气工程学院供用电技术2401班
实践项目:社区服务
实践感悟:2025年寒假返家后,我报名参加了宝鸡市金台区十里铺街道大庆路西社区组织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和举报涉毒奖励通告普及活动。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工作,是对环境保护和居民安全的有力守护。起初,我认为这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只要把规定传达给社区的居民就可以。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并非如此,部分居民对禁放规定不理解,他们觉得燃放烟花爆竹是过年的传统习俗,少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面对这些困难,我和其他志愿者们没有退缩。我们耐心地向居民解释,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还可能引发火灾,威胁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我们还向居民介绍了一些绿色环保的过年方式,如举办家庭文艺表演,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通过我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居民表示理解并遵守禁放规定,这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通过这次社区志愿者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工作创新能力,在与其他志愿者们的合作中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明白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陈思语
院系班级:土木工程学院铁道工程技术2301班
实践内容:“向社区报到”专项实践
总结心得:寒假期间,我参与了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电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改变了我对垃圾处理的传统观念。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宣传和教育是改变人们观念的重要途径。此外,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足。但是,通过这次宣传,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开始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总之,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
刘明德
院系班级:土木工程学院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2403班
实践内容:“返家乡”社会实践
总结心得:寒假期间,我参与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新爱心敬老院拜访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经历让我感触颇深,收获满满。此次拜访老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给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希望通过与老人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需求,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体会到了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还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深刻认识到了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老人的生活,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同时也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活动方式,让更多的老人受益,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张洪瑞
院系班级:国际交通学院铁道交通运营H2402班
实践项目:“返家乡”社会实践
实践感悟:在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院号召,报名参加了陕西省西安市慧灵社工中心的志愿者实践活动。
其主要负责的是陪伴心智障碍者完成花茶包装,在陪伴他们的这段时光里,我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尽管身体的局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他们依旧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的态度,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这次志愿活动,对我而言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它让我深刻领悟到了耐心与陪伴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同时,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感动。这些心智障碍者虽然在认知和生活能力方面与普通人存在差异,但他们拥有无比善良和纯真的灵魂。他们的世界简单而纯粹,没有世俗的纷扰,有的只是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
未来,我期盼能有更多机会参与此类活动,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们送去更多的温暖与帮助。我坚信,只要我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陪伴,就能为他们的世界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让他们的生活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也许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汇聚起来,就能成为照亮他们前行道路的璀璨星光。
刘宇坤
院系班级:国际交通学院铁道车辆H2402班
实践项目:“向社区报到”专项实践
实践感悟: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院号召,报名参加了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志愿者协会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看望朝鲜抗美援朝退伍老兵让我深刻感受到他们的英勇与坚韧,广场秩序维护则增强了我的责任感。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更让我明白了作为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将继续践行志愿精神,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晨雪
实践班级:基础部学前教育2305班
实践项目:乡村振兴服务
实践感悟:在这个寒假我参加了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返家乡”社会实践。此次服务活动中,我亲眼见证了乡村在政策支持下的喜人变化。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处处生机勃勃的苗木基地,一个个美丽绽放的村庄。这些变化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提升,更是社会文化层面的重塑,是实现农村跨越发展的重大改变。
通过参与乡村振兴服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此外,乡村振兴服务活动还培养了我的创新精神。农村的实际情况复杂多样,要求我们不能照搬书本知识,而是要结合具体实际创新思维,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泽鸣
实践班级:基础部学前教育2402班
实践项目:乡村振兴服务
实践感悟: 这个寒假我参加了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司竹镇金凤村村委会寒假实践服务活动。在我实践活动中,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与重要性。在村委会办公室实习的日子里,我曾协助处理一起关于农村道路修缮的文件。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到最终的上报,我见证了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热情与细致。此外,在接待群众时,有一位村民前来咨询关于农业补贴的政策,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其解答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肩负起建设家乡的责任,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为家乡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西铁院学子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是青春与故土的碰撞,是责任与担当的彰显。他们在服务中传递温暖,在实践里增长才干,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这段经历不仅是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更在故乡留下了深刻印记。未来,相信西铁院学子会继续带着这份热忱,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为家乡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