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儿童、困境儿童等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交通运输学院“赤心育赤子”志愿服务队在院团委统一安排下,在带队老师王秀丽、梁磊、李锦秀、李悦箐的指导下,共同踏上陕西省周至县马召镇安富园社区的厚土,持续深化加强安富园社区与我校长期的沟通与合作,并在安富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仪荣以及村委会所有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与安富园社区的孩子们一同度过了为期十天的“七彩假期”。共同聚焦思想引领、健康生活、身心健康、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文化传承七大主题,团队成员“各显神通”,在工具包的辅助下,运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为不同年龄层的四百余名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
一、亲切交流,共谋发展
7 月 10 日 下午,“赤心育赤子”志愿服务队与周至县马召镇安富园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召开座谈会,对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内容、行程安排进行介绍的同时,对村里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产业格局、村民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做初步了解。重点对社区留守儿童假期生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居民生活条件及收入来源等方面进行研讨。据安富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仪荣介绍,周至县马召镇安富园社区是西安市最大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入住移民1013 户 3652 人,脱贫户 996 户 3446 人。社区自成立三年来,先后荣获多项荣誉。通过座谈,服务队了解到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蔬果种植及养蜂产出土蜂蜜,但是因为没有掌握更好的售卖方式,影响了售卖收益。同时还了解到社区内留守儿童较多,留守儿童暑期生活单一,缺乏关心关爱。因此,座谈会成员一致认为,在为留守儿童开展“七彩假期”活动的同时,直播推广售卖农副产品也要抓起,推进农副业发展,促进商贸交流。
座谈会结束后,服务队成员通过分发宣传扇,悬挂词条横幅,张贴易拉宝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宣传,向社区留守儿童讲解活动内容,普及心理健康小知识,吸引更多儿童参加“七彩假期”活动。与社区居民进行商讨,确定推广产品及直播推广地点,为之后的直播带货进行提前布置。
二、入户走访心连心,童心同行促振兴
7 月 11 日,服务队成员们顶着酷暑在马召镇安富园社区进行入户走访,重点对农副业产品售卖情况及留守儿童假期生活进行调研。通过面对面方式了解留守儿童喜好、留守儿童假期生活,为留守儿童准备“清凉套装”,了解村民“农副产品售卖情况及售卖群体”,“农副产品在售卖中会有哪些阻碍”。服务队成员了解到,留守儿童假期生活单一,对于心理健康认知不充足,对于暑期安全了解不充分;社区居民售卖产品缺少新的途径,影响了农副产品交易数量,影响商贸往来,不利于产业长远发展。对此,服务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优秀的服务礼仪水准帮助居民学习实用的商业接待用语和直播推广技巧,更好的售卖农副产品,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为社区留守儿童进行暑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小课堂等活动。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宣传多元化
7 月 12 日,针对此次“七彩假期—赤心育赤子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宣传推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策略。线下方面,通过悬挂醒目的宣传条幅,在社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张贴吸引人的宣传海报、摆放直观的易拉宝,吸引了众多过往行人的目光。同时,还精心制作并发放了实用的宣传推广小扇子,让活动信息随着人们手中扇子的挥动传播开来。
线上宣传同样精彩纷呈。通过“农社对接”、“线上商超”、“周货入苏”、“网红直播”等合作方式,大力发展基于“生态农业+互联网”的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业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以直播带货为载体,积极帮助当地农户销售优质的农副产品。在直播间里,服务队成员在直播间侃侃而谈,详细讲解介绍农副产品的优处,直播间人数直线上升,评论区不少观众开始弹幕询问。直播结束后,服务队成员收到了合作私信,直播效果显著,打开了社区居民新的推广渠道。这不仅为农户增加了收入,助力了乡村振兴,还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线上直播的互动性和广泛传播性,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此次“七彩假期—赤心育赤子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下一步,交通运输学院“赤心育赤子”实践团队将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增添活动内容,围绕儿童思想教育、身心健康、安全守护、爱心陪伴、知识科普等方面,持续深化关爱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使儿童们度过一个思想有引领、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护、情感有抚慰的快乐假期,与青少年携手“童”行,以实际行动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